外汇储备风险(外汇储备风险较大的有哪几个)
千年大计雄安新区的提出并不简单是一个个案,而是标志着中国下一步经济发展动向——大幅度调整中国经济发展空间布局。
防范金融风险
抑制资产泡沫
1985年,日本因为住房供给大大超过刚性需求,加上美国剪羊毛,导致房市泡沫破裂,直至今天没有走出泥潭。
放眼全世界经济的发展,房市供给与刚性需求不稳定,所以泡沫风险很大。
抑制房市泡沫的对策就是:
中短期对策与长效机制相结合。
中短期对策主要是两个立足点:严格约束投机和投资性需求,采取严格的限购政策,二是约束开发商的行为,让地价超过房价。
长效机制,主要包括租售同权、共有产权、调整空间布局等手段。
雄安新区的出现就是空间布局的调整。北京三大体系逐渐进入负面层面,急需找一个地方,承载北京一部分非首都功能。
比如,北京不是经济中心、教育中心、医疗中心等等,就要将这些全部搬离出去,减轻北京的一部分压力。
如果雄安新区能够取得一些成绩的话,下一步的魔都、深圳、广州也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。试想,如果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再造一个的话,就是产生四个新的一线城市,对中国经济产生巨大的拉动力。
所以雄安新区的提出,并不是一个局部的东西,这是调整国内空间经济发展的起点,标志着我们调整中国国内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,雄安新区是一个试点,是一个千年大计,一定是长久的影响。
稳住外汇
我国外汇风险有两个,一方面外汇价格贬值压力加大,另一方面外汇储备加速减少。中央政府提出两个“不能持续”,人民币不能持续贬值、外汇储备不能持续减少。并出台三个应对措施。但是未来几年,稳住外汇仍然是未来几年防范金融风险的重点任务之一。
稳住债务
债务分为三种:个人债务风险不大;企业债务普遍偏高,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,去杠杆的重点也在国有企业;另一个就是政府债务,这个是明显偏高的,主要是地方政府。地方融资平台、PPP项目、产业引导资金等加速推动地方政府债务上升。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债务痛下重手,对地方政府官员实行债务终生负责制。
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
实体经济稳不住,总有一天会转变为金融风险。
在十九大中,也提出了,加快建设制造强国,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,推动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,在中高端消费、创新引领、绿色低碳、共享经济、现代供应链、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、形成新动能。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,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,瞄准国际标准,提高水平。
可以看出,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和突破,其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。很多的实体企业如果抓住人工智能这个机遇一定会扭亏为盈。
推动供给侧结构型改革
供给侧结构型改革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:
一是调整经济结构;
二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;
三是调整开放战略;
四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。
调整经济结构
调整经济结构,核心的是调整支柱性产业。
传统的支柱性产业有两个:
一个是传统制造业。现在存在的问题是产能严重过剩,对策是去产能。
另一个是房地产业。存在主要问题是资产泡沫严重。
产业政策调整的方向是“退二进三”:
两个产业要转为一般性产业,即传统制造业与房地产业;两个产业要上升为未来的支柱产业,即战略性新兴产业、服务业、现代制造业。
01 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
关键在于战略和新兴,特点是市场巨大;短期内技术能够突破。
未来五到十年,新能源是一种趋势。
未来五年至十年新能源将成为趋势,具体要点有以下几个:
(1)新能源。非化石原料统归为新能源,六个形态:水能、风能、地能、生物能、太阳能、核能;
(2)人工智能。这个时代已经到来,智能化和机器人在未来都有很大的空间。
(3)新材料。新材料属于战略新兴产业,未来好多产业的提升是靠新材料实现的。未来中国的许多产业提升是靠新材料来完成。
(4)生命生物工程。当前,市场对生命生物工程需求巨大,涉及到农业、医疗、健康等等,技术突破也比较快
(5)信息技术及新一代信息技术。重点在信息元部件和装备、信息终端使用、大数据与安全性等三个领域;
(6)节能环保。解决资源节约和污染是是个大问题,但是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光靠法律和政策,最终解决是要靠技术,一旦技术突破了,它就成为一个产业。
(7)新能源汽车。现在我们汽车都是传统能源汽车,没法解决污染问题。最终将转向新能源汽车研发,像电动汽车。国家已经把新能源汽车作为未来发展重点方向。
(8)高端装备制造。我国的高端装备制造,比如磁共振等依赖进口。
以上这八个要点不断的发展,逐渐让战略新兴产业成为我们国家的支柱型产业,这对当前的工业企业是一个极大的挑战,未来,这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很有发展空间。
02 关于现代制造业
传统制造业已经不满足当前经济的发展了额,因此现代制造业理所当然会上升为支柱性产业。
发展这个产业,第一是航空器和航天器的制造。如果自己生产飞机而不是进口,我们每年会节省70%的成本。第二是高铁装备制造,高铁知识产权的重大突破,未来市场需求巨大。三是核电装备制造,第三代核电装备和第四代核电装备我们都完成,不仅在国际上出口,到发展中国家,而且还要进军发达国家。第四是特高压输变电装备制造。这个技术一旦使用的话,将成为全国统一电网,用它来改造我们电网,已经成为共识。所以特高压输变电装备制造成为现代制造业的一个重点。五是现代军工制造,人类社会进入远程制导的新时期,关键是航天,控制了航天就抢占了未来的制高点。
一旦结构调整完成,中国经济在结构上将接近发达国家,我们什么东西都能生产出来,将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。
谷底重生将不是一般性的重生,而是做更大的调整与颠覆,期待结构性调整对未来经济带来更大的提升。
转变经济增长方式
中国过去主要依靠劳动力、徒弟、货币等要素投放,推动经济的增长,但是这种要素的不可持续性,趋势经济增长向创新方面转变。
创新驱动有三个层次:
一是产品服务的创新;
二是商业模式的创新;
三是技术创新。
其中,最为重要的是技术创新,最难的也是技术创新。要把握创新基础,将人的聪明才智调动起来,人才制度起着决定性作用。
调整开放战略
过去我们的开放战略两句话:一是扩大出口,二是吸引外资,其实就是全球化。
自1978年加入全球化浪潮,中国成为全球化最大受益方,我们判断第三次全球化,第三次全球化就是全球配制资源,不再是国际贸易。技术、资本在全球配制。
我们应对这一条,提到巨大决策是“一带一路”,“一带一路”等于在全球范围内重新配制经济发展空间,不是简单的、一般的问题。
以“一带一路”率先启动,中国2018年办第二次“一带一路”论坛,也就是我们整个国际增长空间的重要举措。
深化经济体制改革
明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周年。我们今天的改革,必须面对现实,坚持问题导向,哪些问题最为尖锐就改革哪里。
一是产权保护问题有待进一步落实。
历经改革发展,人们都从无产者为有产者,这就是现实。大家都会担心财富安全问题,怎么让大家放心,保护产权的改革就非常必要。我国出台了保护产权的决定,过去没法可依,现在有法可依了。
二是提高信任度,加强简政放权的改革。
第一个向社会放权。把更多权利开放给民间组织,实现自我治理。第二个向市场放权。凡是市场能解决的问题,政府一律不管,交给市场去解决。第三个向企业放权。凡是企业自己能完成的事,交给企业自己去完成。
三是生态文明改革势在必行。
改革开放近40年,中国经济发展确实获得了巨大的成就,但整个环境遭到了巨大的破坏。生态文明改革刻不容缓。
企业要不断提升自身在环境和生态方面的标准,建立新竞争环境下的生态优势。在城市建设上,也将以智慧生态作为标准。
四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。
国有企业改革不能一直在改革之中,走到今天应该有一个定论。其实已经知道核心问题在哪里。国有经济已经形成了庞大的利益群体。
改革重在决心,中国经济发展空间布局已定,你准备好投入进来了吗?